https://toaj.stpi.narl.org.tw/index/journal/volume/article/4b1141f98adacf95018ae4e0020a007c
疫情前後國人國內旅遊狀況初探研究—以電信數據探勘技術為例
- 國人旅遊調查:為估算觀光效益、國人國內旅遊次數、國人國內旅遊支出,了解國人國內旅遊樣態等指標。
- 傳統調查方法:電話訪問、問卷調查(耗日費時、高成本、即時性低、資料完整性有其侷限)
- 電信數據探勘:以電信數據為基礎,加上定位技術演進與設備提升,可取得大量去識別化資訊位置。(具備即時性、高覆蓋率、大樣本、可進行長時間的資料蒐集等特性。
- 交通部觀光署於2016年首度委託辦理運用電信數據進行遊客遊憩行為分析,初期挑選4處具代表性及來臺旅客較多之國家風景區進行試辦(北海岸及觀音山風景區、阿里山國家風景區、日月潭國家風景區及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)。2017年擴展至13處國家風景區共69處據點。
- 2020年Covid-19疫情期間利用電信數據於高速公路1968App增設全臺重點景區人流警示燈號,作為人流管制、警示用途,達到提升旅遊安全的目的。同時亦可用於掌握觀光節慶活動之成效分析。
- 大數據應用於旅遊調查之方法
- 藍芽:適合短期活動、室內場所如博物館及酒店。
- Wi-Fi:應用於小規模的場域,如遊客中心、博物館。
- GPS:具有全球性和準確性的優勢,但資料成本取得高。
- 手機網路信令探偵CVP:樣本數充足,適合大範圍及長時間的旅遊研究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